1国金1省金——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潘南方团队、李海龙团队荣创双金
10月12日-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江西省南昌大学举行。
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研究生潘南方作为负责人带领“精影求精——全球首创精神疾病诊疗仪”项目团队披荆斩棘,夺得国家级金奖。该项目团队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代表四川大学首次进入三强排位赛环节,夺得高教主赛道全国第六(共228万个项目),同时创造了四川省“互联网+”的历史最好成绩。
据悉,精影求精团队诞生于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是基于龚启勇教授提出的“精神影像学”,研发出全球首创精神疾病诊疗仪,通过精神影像大数据库、神经立体导航设备、调控聚集系统三大产品技术突破,致力于实现精神疾病大脑病变可视化、治疗无创精准化,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精神影像领域引领者”。师生团队具有极强的医工交叉学科背景,拥有PCT等18项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
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研究生李海龙作为负责人带领“慧神绘影——国内首款精神障碍可视化诊疗工具”项目团队,过五关斩六将,作为44项优秀项目之一被授予校赛一等奖,同时被推荐参加省赛,经省赛网评与决赛路演荣获省级金奖。
同样诞生于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的慧神绘影团队,提供了国内首款精神障碍可视化辅助诊疗工具—“Psycho-Manage慧神绘影”,该产品可实现精神障碍可视化辅助诊断,个体化治疗设计以及智能化监测管理。根据多维度临床与影像数据,对行为与影像特征进行提取与融合,借助全球领先的MCCAR脑指纹精准定位分析技术,高效分析并出具精神影像个体化脑功能诊疗分析报告,指导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双金奖项都涉及到精神影像领域,可见精神疾病在人类疾病中负担严重,亟需探寻高效的精神疾病诊疗、预后手段。中国精神疾病患者1.73亿人,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终身患病率16.6%。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变故、突发灾害等种种原因,每年新增精神疾病患者2000万人。龚启勇教授带领团队师生聚焦临床、双核破局,将精神疾病大脑可视化,治疗手段无创精准化,从经验到科学、从定性到定量、从人工到智能,开创了精神疾病诊疗新模式。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李克强总理提议举办,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创新创业赛事。大赛现已成功举办七届,本届大赛聚焦建党百年的特殊时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起点、第一次在革命老区办赛的特殊地点有三个时空背景进行整体策划,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围绕“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办赛目标,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创业浪潮,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347所院校、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和麻省等全球百强高校均派出高水平队伍参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本次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展现了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大学生、研究生奋发有为、逐梦青春的风采,释放着创新的力量,同时体现着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教师团体对学生创新、展示自我的全力支持。积极创新、昂扬向上,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师生团队会再接再厉,继续开创高科技质量、高社会效益项目。